近日,作为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的行业标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内部照明标志》(JT/T 750-2023)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9月25日开始实施。
据悉,现行《内部照明标志》发布于2009年,受当时实践应用程度所限,标准内容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后续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近年来,主动发光交通标志技术不断发展,工程实践逐年累积,特别是团体标准《面板显示主动发光交通标志》(T/CSIA 001)在2018年发布,既为行业标准修订打下了基础,也迫切需要行业标准的修订。
为此,《内部照明标志》(JT/T 750-2023)的正式发布,能进一步完善主动发光标准体系构建。
通过对比新旧《内部照明标志》内容,总体而言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更突出可操作性
新版《内部照明标志》对重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大幅调整,使指标内容与实践应用更为贴近。例如透光性、光源强度等技术指标的调整更符合当前技术条件,材料实际性能。
而且,《内部照明标志》以道路应用场景对标志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场景区分标志的亮度、均匀度、色度、防护等级等技术要求,有利于工程实践中确定主动发光标志的指标要求,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主动发光标志所适用的场景,有后续的推广应用。
此外,还相应调整或增加了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方法,更突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吸收了最新发展成果
新版《内部照明标志》对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的最新发展成果加以体现。在实践应用中已经实现的如多模式自动调光、运行情况、亮度指标、故障信息查看巡检功能等都在新版标准中有所体现,使用寿命、衰减等要求也与实践应用中的要求相一致,特别是作为主动发光标志的显著特点。
新版《内部照明标志》还增加了视认性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主动发光标志在低照度或复杂环境下的高视认性。
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内部照明标志》是《面板显示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的上位标准之一,从内容来看,双方在关键技术指标方面总体保持一致。
相较新版《内部照明标志》,团体标准《面板显示主动发光交通标志》在标志组成,光源板的技术要求、标志表面透光材料等技术指标更为细致,细化了面板显示主动发光标志这类标志的技术要求,部分技术指标也高于《内部照明标志》的要求。
这样,已经基本构建起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二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到《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GB/T 31446)到《内部照明标志》(JT/T 750)再到《面板显示主动发光交通标志》(T/CSIA 001)主动发光交通标志标准体系。
综上,2023版《内部照明标志》对原有标准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完善,已经吸收了最新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成果,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不过,其中个别指标仍与实践有所脱节,也存在着电气部分较为简略等问题,但总体而言,新标准较旧标准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并将会有利于主动发光交通标志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
文章来源:车联网研究院
责任编辑:雷达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