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海星科技的股价站上了年内高点,短短半个月的累计涨幅达到了78%。推动这波暴涨的是其被格力地产借壳的消息。
2020年7月9日,格力地产一度攀上了18元的历史新高,在这之前的1个多月里,该公司收获了12个涨停。刺激股价的是格力地产要被珠海免税集团借壳的消息。
这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操盘手都是鲁君四,在格力地产第一次面临债务危机时,他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化险为夷。第二次,当公司再次遭遇资金难题时,他又想故技重施。有句俗话叫“上得山多终遇虎”,这次,格力地产的员工和投资者是解套了,但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鲁君四却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格力地产发布公告,透露公司董事长鲁君四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珠海的朋友说,不仅仅是内幕交易,鲁君四可能还涉嫌操纵股价。“这可是一个大案,有关部门已经控制了4个人,包括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和一位交易金额过亿元的投资者。”
临危受命3年后借壳上市
鲁君四的地产之旅开始于2004年,那一年38岁的他名字还叫鲁君驷,是格力集团的副总裁。彼时格力的房地产业务才起步,由于介入了珠海的城中村改造,沉淀了不少资金,举步维艰。按照官方的说法,鲁君四调任格力房地产专责工作小组组长时,面对的是一个几乎停滞的摊子。他临危受命,带领当时仅有的7名员工,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在9平方米的简陋办公室里开启了格力地产的创业征程。
创业初期,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格力不得已处置了一些物业,回笼建筑款项。鲁君四也直言,由于历史债务、集团发展定位等方面的原因,格力地产曾一度陷入困境。但是,他希望扭转乾坤,宣称未来5年要加大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使销售额和利润的年增长速度不低于30%,并加快在国内区域市场的布局。
因此,鲁君四和格力地产迫切需要一个跳板或者杠杆,借壳上市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借壳的标的选了好几个,最终敲定下来的是当时陕西首富荣海旗下的海星科技。2007年12月,海星科技宣布格力地产将对其进行重组。2010年2月,*ST海星更名为格力地产。
自此,格力地产便开始进入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从房地产开发向相关产业经济延伸,从珠海本土市场向国内重点区域市场乃至海外拓展。
“抽屉协议”背后的风险
到了2016年,格力地产已经在珠海、上海、重庆、西安、香港、美国、英国等地拥有40余家成员企业,60余项已建、在建项目,成为一家集房地产业、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步子迈的太大,资金层面很容易捉襟见肘,2016年,格力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负数。为了补充资金,鲁君四又打上了资本市场的主意,在2016年8月,以6.78元/股的价格,通过非公开方式向6家机构发行4.42亿新股,募集资金30亿元。这笔交易是鲁的得意之作,他曾对媒体提及,当时正值A股市场下行,定增困难重重,他和管理层走访了前十大、二十大股东,向他们一遍遍介绍公司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增值空间,最终赢得了投资者的信赖与支持。
直到3年后,人们才发现,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过是个幌子。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将这6家投资机构与格力地产捆绑的其实是一份“抽屉协议”,其中约定定增股份锁定期满后一年内,若格力地产二级市场收盘价未达一定条件,大股东需向定增对象购买其所持定增股份。2018年8月3日,回购协议生效,但格力地产的股价连定增价格都够不上,别说合约收盘价。按照协议,格力地产应该回购这4.42亿股,但就是迟迟没有行动。
投资者们纷纷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2019年申请冻结了格力地产大股东——珠海投资的股份。法院也下了判决书,要求珠海投资回购投资者的定增股票,并赔偿相应的损失。以其中一名投资者——广州金控为例,珠海投资须以3.79亿元的价格回购广州金控持有的5162.24万股股票,再加上损失,一共要支出5.19亿元。
时隔13年,回到创业起点
不是大股东有意赖账、不想回购,实在是兜里没钱。由于经营不善,2016年-2018年,格力地产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有机构测算过,2019年,该公司的短期资金缺口超过100亿元。就连董明珠都曾公开表示,格力地产使用格力的商标,对格力形成了伤害。
有人说命运是个圈,时隔13年,格力地产再一次回到了创业初期的起点。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鲁君四,习惯性的把扭转乾坤的希望寄托在股市身上。
也是,干什么实业哪有资本运作香,再说股市的钱不圈白不圈。2020年3月份,格力地产旗下的一个医药销售公司突然对外披露,正在推进口罩出口业务,预计全年出口1亿片一次性医用口罩。这次蹭口罩热点的企图很快就被上交所发现,格力地产不得不澄清说其实公司尚未接到出口订单,目前的生产能力也无法满足出口需要。
口罩的风口没赶上,格力地产的股价不涨反跌,6位定增投资者还是无法离场。鲁君四打算再努力一次,很快,免税业务的风口出现,格力地产迅速出击,在2020年5月23日发布了拟向珠海市国资委收购珠海免税集团的预案。这个热点蹭的很成功,格力地产复牌后连续8天涨停,一个多月内,股价从5.3元的低谷最高冲至18.1元。
股价一涨解千愁。6位投资者抓住机会,顺利解套。在今年第一季度末,他们还持有格力地产4.435亿股,第二季度便减持了1.295亿股,三季度再减持8490万股。
同样解套并大赚了一笔的还有格力地产的员工持股计划。2016年,在完成30亿元的定增计划后不久,该公司安排了两期的员工持股计划,斥资将近4500万元分两批在二级市场购入自家股票,成本分别为6.3元、5.85元。由于格力地产的股价持续低迷,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不得不一再展期,最终,在2020年7月的高点上,完美套现离场。
重组中“黑洞”考验
剧情发展到这里,本应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那份证监会的立案通知书却打破了这一片歌舞升平的假象。
虽然格力地产强调董事长配合调查尚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但也提示,受此影响,收购珠海免税的重大资产重组存在被暂停或终止的风险。
回过头来看,很多投资者才发现,这个重组很可能就是为了给定增机构解套而筹划的噱头,本就不具备操作的可行性。
有朋友说,重组方案中披露珠海免税2019年有高达9亿多元的净利润,其实是未经审核的数据,该公司真实的净利润水平可能要大打折扣。若没有这个大超预期的净利润数据支撑,格力地产的股价很难一飞冲天。
鲁君四被立案调查的缘由是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据闻,该案件牵连甚广,珠海当地某知名上市公司的董秘已经被调查了2个多月,还有一个投资者在格力地产发布重组消息前就已提前布局,投入了3000万元资金,获利6000多万元后成功退出,因此进入了相关部门的调查视野。
珠海的朋友说,证监会一般是掌握了实质证据,才会发出立案调查通知书,鲁君四恐怕很难全身而退。黄光裕当年就是因为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一旦查证属实,不仅鲁君四要面临法律的制裁,格力地产也要面临投资者的巨额索赔诉讼。听说,目前已有不少格力地产的投资者在为发起集体诉讼做准备了。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责任编辑:余凯旋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