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3060”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首要任务。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在节能减碳、绿色转型的道路上更是任重道远。近年来,水性建筑涂料因其VOC排放低、无毒无害等特性,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然而,传统水性建筑涂料在碳排放指标、耐刮伤性能、防污性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何使水性涂料兼具高效能与可持续性,成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立邦中国,作为涂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战略基石。公司不仅注重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从产品研发与生产、施工与涂装、产品使用与消耗三大维度入手,致力于打造可持续产品。立邦中国深知,要实现水性涂料的绿色转型,必须解决其技术痛点,提升产品性能。因此,立邦中国与清华大学携手,依托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同启动了对水性建筑涂料用功能Janus颗粒的研究。
Janus颗粒,这一名称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Janus,象征着其独特的不对称结构,一侧亲水,一侧疏水,具有“双面”属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对Janus颗粒表面化学性质的探索。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对Janus颗粒的研究已经扩展到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其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立邦中国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的合作,正是看中了Janus颗粒在涂料领域的巨大潜力。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杨振忠教授和梁福鑫教授长期从事Janus材料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合作,梁福鑫教授将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指导。而立邦中国则提供技术支持和实验平台,确保研究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实际应用。
双方的合作,旨在利用Janus颗粒的有序结构,实现涂层中功能性物质的自分层。通过精确控制Janus颗粒在涂层中的分布,可以改善涂料的分散性、稳定性和表面性能,从而提高涂层的耐污性、抗刮擦性能,并减少碳排放。此外,双方还将通过改进Janus颗粒的合成方法,实现对颗粒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的精确控制,以提高其在特定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目前,Janus颗粒的合成多在实验室规模进行,如何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应用是双方合作的重点之一。立邦中国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团队将积极探索更高效的合成与生产路径,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开发具有智能响应能力的Janus颗粒,使其能够在外界刺激(如温度、pH值、光等)下改变性质或功能,从而在智能材料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签约仪式上,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梁福鑫教授表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正因如此,我们与立邦中国的合作意义非凡。我们长期专注于化学工艺与工程的创新,而立邦中国则坚定推动着创新材料技术的应用。通过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连通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共享资源、互补优势,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立邦中国TU创新&研发总部总裁蔡永岳博士也表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们积极探索打造可持续产品技术的高效路径。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其中的必由之路。我们很高兴能与清华大学首次达成合作。一方面,我们希望以对Janus颗粒的研究为契机,打造性能更高、更可持续的新型水性建筑涂料;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以技术合作促进人才交流,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应用环环相扣,为行业添注高质量发展动能。”
长期以来,立邦中国一直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等一流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联合研发等方式,立邦中国与这些高校充分发挥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了涂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次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是立邦中国在产学研合作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双方将共同推动水性建筑涂料技术的升级,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思路,积累技术力量,注入不竭的动能。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双方有望开发出具有更高性能、更低碳排放的水性建筑涂料,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一合作也将为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辟新的方向,推动建筑材料的创新和发展,为创造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狸巢家居
责任编辑:雷达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