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有93个瓷砖建材经营部/经销部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失信原因主要涉及借款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其中,23个经销部出现银行借款、金融借款及民间借贷纠纷,涉及金额达3906万元;50个经营部因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原因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共拖欠货款、租金等1233万元。
存量市场之下,终端竞争日益激烈,卖场里瓷砖店的面积也在持续收缩。有行业人士指出,未来三分之一的传统经销商将被淘汰,而无法优化成本、提升效益并找到新增长点的经销商无疑面临巨大挑战。
01.
拖欠借款、货款等超5139万元
上半年93个经销商被列入失信名单
据陶城君从公开平台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有93个瓷砖建材经营部/经销部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原因涉及银行借款纠纷、金融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
涉及银行借款纠纷、金融借贷纠纷的往往数额较大。据统计,上半年共有23个经销商因借款逾期(含银行借款、金融借款、民间借贷)被上黑名单,逾期总金额达3906万元。其中逾期金额超100万的经销商有10个,逾期金额最高的为817万元。
陶城君还发现,部分逾期经销商在向信贷机构借款时的理由为“借新还旧”,这也意味着该笔借款此前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机构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而后经销商再次逾期,因此被信贷机构起诉并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买卖合同纠纷同样是失信的主要案由,有50个经销商因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失信,拖欠货款、租金等1233万元。
从区域看,失信最多的地区分别是浙江14家、广东13家、四川10家,此外重庆和云南有9家,广西7家,贵州、江西、青海分别有5家。
02.
退出卖场
多地瓷砖门店拍卖
存量市场之下,终端竞争日益激烈。陶城君走访终端发现,卖场里瓷砖店的面积持续收缩,部分卖场的瓷砖门店面积甚至剩下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广东、山东、四川、福建等地有多个瓷砖建材门店被公开拍卖。比如安徽铜陵市大市场陶瓷卫浴精品馆一瓷砖门店属于当地一瓷砖销售公司,因追偿权纠纷导致门店房产被法院查封、拍卖。
拍卖平台还显示多宗陶瓷建材市场、家居广场被大面积甚至整体拍卖。今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D1号、D2号、D3号、G1号及地下室288个车位、第四层59套房产被公开拍卖,评估价7.28亿元,起拍价5.83亿元,拍卖获得6197次围观,最终无人出价而流拍。而在今年5月,福州和岳阳两地的红星美凯龙也被公开拍卖,起拍价分别为2.83亿元、2573万元,均流拍。
终端卖场同样面临洗牌。近日,一老牌家居卖场集一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5748.24万港元(约合5326.88万元人民币)债务无法清偿,已向法院提呈清盘呈请。据相关资料显示,集一控股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区域老牌卖场,主营业务为销售与分销建筑及家居装修材料及家具业务,亦向客户提供室内设计及工程服务。
03.
三分之一经销商将被淘汰?
未来经销商的机会在哪
渠道变化、消费模式改变等因素下,终端卖场、门店流量持续下跌,不能主动变革的传统经销商无疑将面临残酷的末位淘汰。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执行会长、陶瓷行业知名专家姚若晗认为,部分经销商退出是必然的,“经销商的经营规模普遍要小一点,也就说老板个人在经营中起到的作用会更明显,更依赖个人的经历和能力。随着年纪上来了,有些经销商的个人竞争力就有所下降。而且很多经销商赶上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可能当时进入这个行业90%的人能赚到钱,只有10%的人亏钱,而现在的市场可能只有30%的人才能赚到钱。”
市场变革之下,终端家居卖场、门店如何求活?据了解,不少有实力的经销商开始进行深度调整,从运营、产品到服务、店态、渠道,多方位谋求竞争优势。此外,通过新媒体、新工具打造货品和场景线下线上融合的沉浸式购物体验,同样是当下陶企和经销商探索的重要方向。
文章来源: 陶城报
责任编辑:路遥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